“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”。习近平总书记这段关于家风的话,让家风这个带着传统味道的词又进入了大家的视野,我问自己,那么我的家风是什么呢?想到这,脑中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从前外公常常说的一句话:“学无止境,活到老学到老。”想到外公,思绪打开,眼泪再也控制不住,很多次,我很想写点什么纪念外公,却不知从何写起,因为我无法表达我对他离去的痛和思念的心情,我也害怕笔下的文字描写不出老人的品格,但今天说到家风,我想,我应该向大家说说我的外公-我的家风。
一转眼,如师如父亦友的外公已经离开我整整六年了,但他对学习的态度、坚强乐观、认真负责的品格却给了我们后辈深深的影响,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,可我们一家人总感觉他就在我们身边。我出生在一个充满学习气氛的家庭中,他的心血和期望都凝聚在我成长的道路上。外公的言传身教,无论生活、还是学习、工作中他都是我的引导者。外公对学习的热爱常常让我忘记他其实是一名军医,小时候,小伙伴们一去外公家找我,就要被他考题目,大家都以为他是一名语文老师。从我上学开始,外公就是我的家庭教师,每天陪我复习、预习,难题他就专门抄录帮我巩固,每次学习都会给我写下评语点评。他还经常给我讲一些学习的方法和道理,给我启发和引导,给我分析原因,找差距,让我继续努力。那个年代的老人对拼音都是相对模糊的,外公为了能辅导我学习,在我读学前班的时候就请隔壁邻居一位老师教他掌握了全部拼音。他退休后,时间相对充裕了,除了辅导我学习外,他每天都要抽出很多时间进行自学,他在书房做笔记、整理简报、手工装订各种资料的情景是家里永远定格的画面。除了崇尚学习,外公还非常爱惜书籍,有时候不小心撕破了课本,第二天都会修补整齐的放在我的书包里,每一页卷边的地方都细心的熨烫平整,我从一年级到高三毕业的所有课本、试卷、甚至草稿纸,他都全部保存完好,还找来鞋盒改造成书盒分门别类的装好,在我结婚的那天,送给了我。
今年,我八岁的儿子开始学写作文了,我想在他面前得瑟一下我当年的厉害,翻出了外公给我整理的那些资料。仔仔细细的看,原来每一本都是手工装订成册,还细心的编上了序号、目录,翻开第一册的第一篇作文,有外公1991年写的几句按语,26年前,外公写道:“为今后查阅方便,凡作文、日记等收集抄录入册”。这句话,他整整坚持了十年,直至我高中毕业。完整的记录了我的学生时代和童年最美好的时光,小白、霞霞、曾婧、郑松等发小的名字、故事都频频出现,其间还抄录了一些名人名言佳句,恍惚中我觉得似穿越时空一般,原来,最珍贵之处便在于此。
外公是位军人,他当了一辈子的医生,却始终最爱语文知识,他知识渊博、正直、坚强、乐观,做事认真细致,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生经历。每当我翻开这些珍贵的礼物,上面的每个字都体会到老人当初的用心良苦和对孙辈们满满的爱。至此,泪流不止,思念之情无以言表。深受外公的影响,自己还有些许热爱学习的态度,反过来想想,我们现在能为孩子做这些吗?外公做了好榜样,我一定会把这家风传承下去,我会一如既往。
我想,我是幸福的、我是骄傲的,因为我有这样的一位外公,谢谢您,永远怀念您。
(兴义营运管理中心 钟兴泽 文/图)